早上翻看沈复的《浮生六记》,恰好翻到第三篇坎坷记愁,虽是古文,读起来还不是很费劲,读到芸客死他乡,于临终前的那段话,看得我是唏嘘不已,不禁感同身受起来;恰逢其父去世,兄弟失和,又让其有退隐皈依的念头,朋友诘问:“家庭若此,固堪动忿,但足下父死而母尚存,妻丧而子未立,乃竟飘然出世,于心安乎。”,听之,却也无可奈何。
最难的人,莫非鳏寡孤独者,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有书:“老而无妻曰鳏;老而无夫曰寡;老而无子曰独;幼而无父曰孤:此四者;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。”而某却独居其二,想来也是心酸,生活的苦和难,怕是一个都没拉下。
好的短视频,很重要的一点,是快速吸引你的眼球,聚焦一个方向,让你明白讲的是什么;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的视频,与精彩处,恰好也是观众鼓掌欢呼时,点燃一支烟,吸一口,继续讲;再到精彩处,停顿,吸一口烟,周而复始,教师风度依然;先生讲:先出世,然后入世;不拘泥于一花一草,一瓦一房,而是将心安放在,广阔无垠的精神世界。
前几天听到三个小问题,有点意思,记录下来:
问题1:转经筒和经幡有什么作用? 信佛的人,通常都要念经的,可经文太多,如何念得完? 转经筒里头,装的是一整部经文,每转动一次,都代表你念了一次; 而经幡,也是写满经文,风吹的过程,则是替你完成了一次诵经的过程; 问题2:唐三藏为什么去取真经? 佛经的第一句话都是: 「如是我闻」,如是是指我所听的,佛陀的教诲;而这个闻是佛陀弟子记录的佛说的话,并非佛的真言; 佛教传入中国是什么时候?取真经又是什么时候?然后从如上两个时间间隔来看,取真经的政治考量和现实意义; 问题3:都江堰为什么会被修建? 分流、改道,治理水患,造福成都平原;
20220913摘录至《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》
对待没有来世且命运不确定的人生,我们该持以什么样的态度呢?简单来说:悲痛但不忧伤,平和地对待厄运和死亡。
虽然知道路的尽头是无尽的黑夜,但我们可以选择欢笑着走完这段路程。
-------------------广告线---------------
项目、合作,欢迎勾搭,邮箱:promall@qq.com
本文为呱牛笔记原创文章,转载无需和我联系,但请注明来自呱牛笔记 ,it3q.com